“是说芯语”已陪伴您1041天

11月18日,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9人当选。其中,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65人,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84人。“两院院士”是对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统称,均为每两年增选一次。

此次増选,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10人,他们分别是:

丁赤飚


1969年7月出生,1987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中,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丁赤飚一直从事合成孔径雷达(SAR)、遥感卫星地面和应用系统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重大项目。现任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副所长,微波成像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863计划专家。2021年11月18日,当选中国科学院2021年院士。

黎湘


湖南浏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主要从事空间攻防信息处理共性机理研究等。曾任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院长,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校长,少将军衔。2021年11月18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2021年院士。

李陟


1961年9月出生,山西岚县人。1989年博士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0年4月参加工作,从事专业为导航、制导与控制。现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二研究院科技委主任,型号总设计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防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防科技重大突破专项奖”特等奖。2017年5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2020年11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21年11月18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2021年院士。

刘益春


1963年1月生,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吉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8年6月参加工作,中科院长春物理研究所与意大利都灵工业大学联合培养凝聚态物理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毕业,教授。近年来在国际杂志上发表SCI论文120余篇, 部分论文发表在Advanced Mater., Appl. Phys. Lett.等高水平杂志上,论文他引2200余次,单篇最高引用140余次,H因子为29。2000年获国务院政府津贴;2001年获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和奖章;2003年获中科院优秀“百人计划”;200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21年11月18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2021年院士。

钱德沛


1952年8月20日出生于上海市,博士,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院长,教授。在863专家组工作期间,作为责任专家,组织了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中国高速信息示范网、曙光、天河、神威高性能计算机、中国国家网格等的研究开发工作。多年从事计算机体系结构和实现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曾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973计划和企事业委托开发等各类科研项目30多项。曾主持了西安交通大学校园网的建设。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山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电力部科技进步3等奖一项。获得发明专利10余项。已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自89年起独立指导研究生,已毕业硕士研究生140多名,博士研究生36名。2021年11月18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2021年院士。

乔红


1986年和1989年分别获得西安交通大学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2年获英国思克莱德大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英国德蒙福特大学博士学位。2007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中心副主任,机器人理论与应用组组长,研究方向为智能机器人系统和机器视觉算法 。发表国际期刊文章70篇,包括IEEE Transactions, ASME,Pattern Recognition国际期刊论文20余篇,国际会议文章50余篇。2021年11月18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2021年院士。

于登云


1961年11月出生,邵阳绥宁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2021年11月18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2021年院士。

郑婉华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科院半导体所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委员,纳米光电子实验室副主任。曾先后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光电子实验室、日本横滨大学光电子实验室实验室、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光子学实验室、香港浸会大学材料中心等进行纳米材料、光子晶体材料与器件的研究。2021年11月18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2021年院士。

朱鲁华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工作。2021年11月18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2021年院士。

祝宁华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9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90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重点专项“光电子与微电子器件及集成”专家组组长。长期致力于光电子器件研发。2018年获颁第12届光华工程科技奖。2021年11月18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2021年院士。

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増选10人,他们分别是:

孔志印


研究员,专业为计算机应用技术。工作单位为解放军总参谋部。2021年11月18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

龙腾


1968年1月出生,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教授、博导,雷达技术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北京市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Fellow(会士)。2021年11月18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

江碧涛


安徽大学兼职教授、研究员,北京市遥感信息研究所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国家“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专家。工作单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61646部队。2021年11月18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

吴剑旗


米波雷达技术专家,就职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线电工程系。2021年11月18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

张宏科


1957年9月出生于山西省大同市,北京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IEEE Fellow(2020年当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8年12月,张宏科硕士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93年2月,博士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12月起,任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张宏科长期从事新型专用网络理论与工程技术研究,是标识网络体系与技术的开拓者之一,建立了标识网络功能结构及解析映射机制,攻克了复杂场景下网络高移动支持和高可靠传输难题,为解决国家和行业专网工程急需做出了重要贡献。2021年11月18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

张宝东


信息安全专家,主要从事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单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2057部队。2021年11月18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

李得天


生于1966年,甘肃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从事航天测试计量技术研究。在学术上,李得天同志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先后在国内外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并合作出版著作3部。2020年5月,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11月3日,李得天主持的项目“空间电推进综合测试技术及应用”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21年11月18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

罗毅


出生于1960年2月,198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电子物理与激光专业。清华大学教授,工学博士。2021年11月18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

蓝羽石


1954年生,研究员。专业为计算机应用技术。工作单位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历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副所长、党委书记、所长;电子科学研究院(总体院)院长;现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中国电子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2021年11月18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

蒋昌俊


1962年5月出生,中国科学院计算研究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毕业。曾任中共同济大学委员会委员、常委,同济大学副校长(正局级)。2021年11月18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

注:本文信息来自百度百科及公开资料,仅作参考,若有侵权请留言删除。

———————– END———————–



推荐阅读:

若不是为了涨薪去BAT做芯片,还是算了吧
2年后芯片产能面临过剩,对于IC企业的影响,工程师又该如何应对?
华为的新王炸
蒋尚义辞职另有隐情
一个台积电,半部芯片史
60W  !!芯片应届生薪资再次打破纪录
苹果掏不出来的 C 口 iPhone,竟然被一个学生造出来了
芯片工程师为什么变的这么贵?
没错,就是那个苏炳添!
中国半导体豪侠传




是说芯语转载,欢迎关注分享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作为半导体人,你应当了解这20位新晋院士——电子与信息类两院院士最全介绍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