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那硅片,它又大又圆,照出了整个产业的冷暖。

2020年的奇观之一,陆家嘴学习半导体的,比张江园区还要多。搞芯片培训的,比搞投资的,提前迈入小康社会。

半导体的专家们,经过不懈的努力,熟读近百篇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看过各种形象生动的沙子变芯片动画视频,基本获得了电大函授同等学历。

撩拨的我自己,恨不得把当年的半导体物理/模电数电/微电子等价值60分的知识量,从大脑的DRAM里再调出来。

这人生第二学历的获取、对半导体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一切都要感谢美国前总统特朗普。

总统先生,退休后来中国发展吧,我们保证打不死你。

不过,即便成了专家,知道硅是半导体基本材料,知道硅锭是拉出来的硅片是切出来的,知道硅片在芯片制造材料中成本占比近40%,但大部分都不知道,这又大又圆的硅片,到底手感如何,是嘎嘣脆的,还是柔韧的……

倘若再问一句,大硅片有多大,两只手一比划,怎么也得有世纪大道地铁西南口的马兰拉面碗口那么大吧……

但毫无疑问,所有人都知道,我们的大硅片产业也被卡住脖子了。

2019年底修订的《瓦森纳协议》,就新增了一条关于12英寸大硅片技术的出口管制内容,直指中国集成电路14nm制程工艺,及上游适用于14nm工艺的大硅片。

与实际俱进的瓦森纳协议,看到了国内晶圆厂纷纷突破14nm工艺,所以直接封锁上游的原材料。

封锁的还不只拉单晶硅锭的设备材料,更是从切割抛光好的硅片性能参数上进行了限制。

比如上文英语中非常具体的“SFQR less than or equal to 20nm at any site of 26mm*8mm on the front surface of the wafer and an edge exclusion less than or equal to 2mm”,翻译成人话就是“任意26mm*8mm面积内局部平整度小于等于20nm,无效边缘区域小于等于2mm”。

就是专门针对适用于14nm制程工艺的各种硅片性能参数

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老外学的倍儿溜,直接打到12寸了。

敌人封锁的,必然是我们渴求的。

在大硅片方面(本文特指12英寸/300mm硅片),我国需求量的90%以上依赖进口,而且外资基本都不在国内生产。全球前五大企业是日本ShinEtsu(信越化学)、日本SUMCO(胜高)、德国Siltronic(世创)、中国台湾环球晶圆、韩国SK Siltron,Top 5合计所占市场份额达到95%。

感谢沪硅产业(688126)、中环股份(002129)、立昂微(605358)友情出镜,从这个角度看,你们是祖国的希望。

这境况比光刻机稍稍好点儿,至少不是Top 1市场份额高达100%(高端EUV光刻机)。

但硅片也是最关键材料啊,我们称之为整个集成电路产业的根基,是几乎所有芯片的载体。没了它,巧妇难做无米之炊。

不过我们大硅片落后,是不争的事实,这玩意儿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造,也不是随便拉出个大硅棒,切巴切巴剁了,研磨抛光一下就能送到晶圆厂上产线。

我们搞硅片的历程,其实也不晚。最早在1958年,被誉为“中国半导体材料之母”的林兰英院士,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辗转回国,工作于中科院,经过不懈努力,拉出了中国第一根硅单晶:

长8厘米、直径5.08厘米的单晶硅棒

折算一下,假如切割完成,已经算是2英寸硅片了。那时候的单晶硅棒的水平,大体相当于美国1953年时的水平,差距只有七八年的样子。

也就是在同一年,天津市半导体材料厂成立,天津市环欧半导体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前身。而环欧半导体,则是前面友情出镜的中环股份的全资子公司。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搞硅片的时间并不晚,基本和国外同步。这也成了诸多喜欢唱反调的自媒体,经常搬出来的铁证,他们说:

中国半导体落后,根本就不是因为起步晚,而是作的。

这忽视了一个问题,半导体产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链条,单靠一个人,一个点的突破,是很难实现一个产业的全面发展的。特别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吃顿饱饭都成问题,谁还有心思去提炼砂子啊……

后来的改革开放,不管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还是“技工贸,贸工技”的争论,仔细看看其实都是事后诸葛亮。那个社会大环境下,全国人民铆足劲儿的,都是为了先解决吃饭的问题。

所幸的是,这根2英寸硅棒的星星之火,也算在中环股份传承了下来。

大硅片之难,难于上青天。

硅片制造工艺目前主流有两种,一种叫直拉法(CZochralski,CZ法),一种叫区熔法(Float-Zone,FZ)。

直拉法(CZ)比较有意思,是用波兰科学家切克劳斯基(J·Czochralski)名字命名。1918年,Czochralski发表了用直拉法从熔体中生长单晶的论文,但并没有拉单晶,而是在实验室从熔融金属中拉制细灯丝。即便如此,CZ法还是奠定了硅晶体生长的理论基础。

想象一下,大概就是这个模样吧:

直到几十年后,戈登.K.蒂尔才真正让CZ法用于半导体晶体的拉制上,拉制的是锗单晶——把一个锗“晶籽”悬浮在熔融锗的坩埚中,慢慢地“拉出来”,最终形成一个又长又窄的锗单晶体。

这跟当前流行的CZ法拉制硅单晶棒的原理类似:将高纯度多晶硅在坩埚中融化,用一块单晶硅“籽晶”,悬浮在坩埚之上,一端插入熔体直到融化,缓慢旋转并向上提拉,一边拉一边冷凝形成单晶硅棒。

区熔法(FZ),则是另外一种拉硅棒的方法,与直拉法在坩埚中融化多晶硅不同,区熔法是一边拉一边融化多晶硅棒,籽晶处在多晶硅棒的下方。

自下而上,将一根多晶硅棒,变成单晶硅棒。

敲黑板,总结一下:直拉法(CZ)和区熔法(FZ)各有特点,也各有优势。

直拉法(CZ)更占主流一些,市场占比约为95%,主要用在逻辑,存储器芯片中,更容易拉出更粗的硅棒,但由于坩埚的存在,引入污染源,纯度相对来说存在瓶颈;

区熔法(FZ)市场占比约为5%,主要用在功率芯片中,但受限于工艺特点,很难拉出大直径硅棒,尺寸以6英寸、8英寸为主,但因为在真空状态下,不需要坩埚融化,因此拉出的硅棒纯度更高。

当然了,拉出单晶硅棒,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还需要滚磨、切片、倒角、抛光、外延、键合、清洗、测试包装等工艺步骤,才能制造成为各种类型的半导体硅片,每一步骤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形象解释下,滚磨就是将拉好的外形凹凸不平的,像米其林小人一样的硅棒,打磨光滑,直径均匀;切片就是切吧切吧剁了,切成厚度不超过1mm的硅片;倒角就是将切好的薄片的锋利边缘打磨光滑;抛光就是将硅片的表面变得更加光滑,厚度一致;外延就是通过利用薄膜沉积技术,在抛光片上再生长一层硅薄膜,减低硅片表面的晶格缺陷……

这玩意儿不像逻辑芯片,再复杂的构造,堆上足够多的工程师,分配好功能模块,总能解决,就算解决不了,还有芯愿景的工具来帮忙嘛……

而拉硅棒,切硅片这种事儿,都是些手艺活儿,同样的设备,同样的环境,老师傅拉出来的,就跟新手不一样,人多了也无益。

所有老师傅的手艺,都要解决相同的问题,一个是要大,一个是要纯。

“大”都能理解,但靠那么点儿一籽晶,拉出来这么粗,这么长的一个大棒,谈何容易……中间的工艺控制是一个技术含量相当高的技术活儿。

“纯”就是要求纯度了,用于集成电路的硅片,原材料硅的纯度要求极高,达到9N-11N,即纯度达99.9999999%至99.999999999%。即便是光伏级的硅片,纯度也高达6N-8N(99.9999%至99.999999%)。

除此之外,硅片还是需要高度定制的产品,首先品类很多,P型、N型、抛光片、退火片、外延片、SOI(绝缘硅)片……

SOI片的几种工艺类型


其次,硅片不是标准的通用型产品,切出来以后什么FAB厂都能用,不同FAB厂要求、不同芯片产品类型,都对硅片的规格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最后,还有诸多的行业壁垒,就算拉出硅棒,切好硅片,还得经过晶圆厂测试片试用,FAB厂的测试认证,Fabless的测试认证,才算真正打入晶圆厂量产,周期动辄一两年。周期之长,壁垒之高,以至于国内上市的几个龙头硅片厂,很多产品还停留在给晶圆厂用作控挡片的阶段。

路还很长,这个大松饼吃起来并不容易。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