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误国 芯片兴邦
近年来除了中美贸易争端以外,最热门的经济产业议题应该就属茅台了。
最近,由于诸多投机资金先后涌入,将茅台的股价推向了千元人民币,荣登中国A股最贵股票,第二名的长春高新也只不过是其三分之一。
当然,漂亮的股价背后也要有漂亮的营收支撑,2018年茅台的营业收入达到736亿元,分红利润更是刷新了上市以来的最高纪录,同比增长30%,达到了352亿元。
然而在火热茅台现象的背后,所产生的价值链却是问题重重。首先,茅台的收入成长来自于零售渠道没有理性的价格上涨,消费者以及渠道商囤积居奇,让一般消费者根本消费不起,反而成为贵族人家的投资商品。另外,茅台在股市吸引了庞大资金,而因为换手率低,基本上这些资金就变成死水,虽然推升了股票价格,但是对产业没有帮助。
再者,茅台现象造成假酒产业猖獗,茅台公司对此又无法有效控制,导致这些假酒伤害中国人民健康性命无数。
另外,像茅台这类公司吸纳了庞大的资金,留给产业其他的发展资本就少了很多,而这也是过去大陆在产业发展时的资本选择投入所面临的很大问题。资本毕竟投资了还要考虑回收,而半导体行业的关键问题在于资本投入大,风险高回收慢,因此对于资本的吸引力向来不足,相关业者多半只能独力奋斗,导致发展迟缓。
为了突破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困境,政府在2014年开始推动大基金,该基金在政府主导下募集,由国开金融、中国烟草、亦庄国投、中国移动、上海国盛、中国电科、紫光通信、华芯投资等企业发起,募集资金对象包括外资,就作用来看,这些资金比较像是引子,而不是真正投入发展之用,当大基金看中标的,表示该企业有发展前景,便能吸引其他资金涌入,而大基金变趁机退出,另寻其他具备潜力的公司投资。
但相较茅台,其总市值高达一万四千多亿,而半导体股,最高如汇顶,也不过在一千亿左右,这种实际产值与价值上的认知差距,正是产业里面最不健康的部份。
从互联网行业的高速成长到茅台暴利,扭曲行业发展
过去互联网行业通常会以融资来换取运营资金,对于公司,老板们的重点多半在于能否创造吸引投资者的项目,对于企业本身的营利状况,就不是关心的重点,创造声量借以换取下一次融资的筹码才是公司存在的重点。
这也造成公司本身常常不具备支撑其规模与估值的状况,比如说近年来的几个共享行业,估值一个比一个高,这些公司也通过各种方式去营造使用他们共享服务的人口数庞大,从而创造可持续获利的错觉,但是当投资者发觉苗头不对,或者是获利了结退出,不玩了,这些公司往往会陷入资金断链的情况,崛起快速,但进坟墓的速度也相当惊人。
互联网行业的获利模式,主要就是求快速变现,当有任何的创新服务没有办法在短期内体现出价值时,就会有很大的机会被放弃。
而过去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业务也有类似的毛病,也就是说务求在最快速度内看到成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用各种方法去取得,但虽然可以拿到不少技术,但成功以这些基础发展出来的前端半导体产业却仍然稀少。如果没有办法从根本去理解技术,强摘的瓜不会甜,架构发展也是如此。
前几年海光拿到AMD的Zen架构授权,同时也取得源码,但最后海光只能推出和AMD的Epyc服务器处理器几乎一样的架构,这代表开发者根本没有能力理解、定制该处理器架构,只能照著样版推出产品,浪费了技术取得的意义。
另外,前几年火热的AI芯片行业,其实经营模式也偏向互联网思维,即便是在国外拿到一流论文评价的芯片技术,拿到国内也还是成为圈钱的工具,公司估值高了,圈到钱了,但公司的下一步也不知道往哪里走。因此可能就卖掉公司,或者是逐渐退出股权,拿回现金,后续的研发工作或新产品发表,与其说是要创造可以造血的获利商品,不如说是维持公司价值的手段,产品真正落地?恐怕市场和多数投资者也不那么在乎。
由于互联网行业只要开头声量有冲出来,愿意锦上添花的投资者肯定就一窝风,也因此,这些行业也吸引了大多数市场资金,从投钱到回收,只要短短数年,如果能实时退出,几乎都是稳赚不赔。
而茅台其实就是在互联网产业开始走入平淡之后,所兴起的新一波资本集中潮,当初互联网行业投报率高,且只要能够炒起议题,就能收获一大笔投资,但这些议题的背后都不是真正的刚需,多数都只是被炒作的概念。
茅台股价的暴涨其实也有这样的意味存在,诚然,雪中送炭并不符合人性,锦上添花才是,毕竟资本无情,他们考虑的是获利,而且要能越短时间内越快变现越好,产业的发展方向并不是他们关心的重点。
也因此,过去几年的产业发展也越来越扭曲,真正对国家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半导体缺乏关注,反而是性质类似诈骗的互联网行业真正在资本市场不断收割市场资金。而投资法人就成了这场骗局的帮凶。
半导体技术重要性高,但发展过晚,目前情势恐让投资机构陷入两难
作为所有科技产业的根基,半导体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半导体产业发展周期长,技术积累需要时间发酵,在发展过程中,又必须承担选错发展方向,或者是其他市场因素等风险,对投资市场而言,其实算不上是什么好的投资项目。
虽然大基金两期总共超过3000亿人民币,乍看之下是笔大钱,但与台积电每年约2000亿人民币的研发投入,以及三星宣称2030年前要在半导体投入将近8000亿人民币的研发金额相较之下,仍然只是杯水车薪,更何况半导体产业种类与家数众多,根本无法兼顾。
在此情况之下,政府通过放宽监管,以及开创科创板来为这些半导体厂商打开融资大门,降低取得资金门槛,也就成为不得已的手法。
虽然在贸易争端之下,半导体行业的重要性渐渐被认知,投资机构也更愿意在这些行业投入资金,然而半导体行业发展有其脉络和路线,尤其在经济情势逐渐紧张的状况下,业者会不会重演揠苗助长的烂戏,或者投资机构会不会因为经济状况不佳而抽银根,恐怕会成为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的隐忧。
发扬工匠精神而非追逐短期利益
很多时后,半导体架构和技术的发展并不是追求书面规格的呈现,而是你能够让架构的效率发挥到什么程度。就好比台积电的制程技术,在同样的机台上,台积电能够做到超过9成的良率,同时晶体管的密度和性能表现也能高于竞争对手,这是一种工匠精神,也是一种艺术。过去大陆晶圆厂想要仿照台积电,挖人挖技术,但拿到技术之后,却未必有能力发挥,反而坐实了台积电法律诉讼要件,变成台积电的提款机。
当然,目前中芯得到前台积电的高手梁孟松,在技术发展上终于有了突破,但这种突破是企业文化概念上的重新洗涤,还是只有表面上的模仿?
回头看看三星,当初也是起用了梁孟松,在14nm获得技术突破,但是在10nm之后又被打回原形,这代表台积电的文化根本没有进到三星之中,从而体现在制程技术上。而中芯号称14nm获得突破,已经可以量产,但实际状况又是如何?是跟三星,以及当初中芯自己的28nm一样,过度吹牛?还是真正获得突破?
而不只在制程技术,很多芯片的设计和优化也都是门艺术,而不是技术。比如NVIDIA在AI计算领域领导市场多年,其架构理论性能随便拿寒武纪或者是华为的升腾,都能轻松超越,但是放到实际应用中可能又不是那么一回事。中国的芯片业者喜欢吹牛,喜欢在架构上灌水,喜欢拿一些意义不是那么大的数据和假想竞争对手对比,这些都不是好的习惯。
与其追求短期的规格超越,长期的生态经营,以及面对客户与开发者的优化工作,那才是真正的挑战。
眼光放长远,那才是目标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