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说芯语”已陪伴您1160天


【导读】3月14日,寒武纪一则公告,让市值直接蒸发36个亿。All In研发,连续亏损,寒武纪核心技术人员如今仅剩3名。

公告称,核心技术人员梁军先生因与公司存在分歧,已于2月10日通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目前,离职手续已经办理完成,梁军先生此后将不再担任公司的任何职务。寒武纪表示,梁军先生的离职虽然会对研发管理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会对公司技术创新和整体研发实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经此变动之后,寒武纪的三位核心技术人员陈天石、刘少礼、刘道福,为创始团队核心成员。对此,寒武纪及董事会谨向梁军先生在任职期间为本公司所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民族之光–AI芯片第一股

不知道头顶“AI芯片第一股”称号的寒武纪(SH688256)是否还愿意回忆曾经的辉煌: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公司,2017年收入才不到800万,凭借与华为的亲密合作迅速走红,获得资本市场巨量的关注,即便在2019年丢了华为这唯一的大客户,寒武纪还能在科创板早期宽松的上市窗口期,于2020年7月完成敲钟。


相比“AI四小龙”(商汤、云从、依图、旷视)坎坷的IPO历程,幸运的寒武纪可谓坐着火箭一飞冲天。


只是上市后,方知资本市场高处不胜寒。

虽然此前持续亏损,但寒武纪仍在上市首日创下开盘涨近290%的成绩,市值一度超过千亿元人民币。

只是寒潮可能比想象中来得更快,仅1年之后,寒武纪市值已遭腰斩。

一路跌跌不休,也被市场解读为与华为分手之后,寒武纪后劲不足。市值腰斩背后,寒武纪一直未能止住亏损:

  • 根据最新业绩快报,寒武纪2021年营业总收入为7.21亿元,同比增长57.12%;归母净利润亏损达到8.47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扩大94.98%

  • 2017年-2020年,寒武纪年度营收分别为784.33万元、1.17亿元、4.44亿元和4.59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则为3.81亿元、0.41亿元、11.79亿元和4.35亿元


2020年7月20日,寒武纪正式登陆科创板,首日最高涨幅达到约350%,报价295.00元,总市值突破1000亿元。7月23日,寒武纪的股价曾站上297.77元创历史新高。此后虽有回弹,但整体趋势还是一直走低。截至3月14日收盘,寒武纪报价80.89元,总市值324.4亿元,股价较历史高点跌超七成。


寒武纪表示,亏损的主要原因系研发费用、管理费用中股份支付、销售费用增长所致。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寒武纪研发费用分别为2986.19万元、2.4亿元、5.4亿元和7.68亿元,占到公司营收的380.73%、205.18%、122.32%和167.41%。

过去3年,寒武纪累计亏损约16亿元。在这种情况下,按照相关规则,即使以后公司盈利了,也可以先弥补前5年的累计亏损。这就意味着,可能在比较长的时间里,寒武纪都没有可供分配的利润,不能给股东分红

作为一家有中科院背景技术实力雄厚的初创公司,在公司成立初期就幸运拿到华为的订单,因此在AI投资的浪潮中被资本追捧,一鸣惊人。但他似乎低估了市场的残酷性,在华为采用自研技术后,它在应用市场扎根不深、没有技术储备的短板暴露无遗。管理者给出的通用AI芯片、云边端大市场似乎还看不到转机。

快速推进研发落地的背后寒武纪依然面临各种各样的质疑,在上市刚满一周年时又经历了部分创投机构的解禁减持,造成股价波动。甚至由于业绩属实不佳,主要机构还纷纷下修了对公司全年业绩的预期,国金证券更是直接给出了公司估值偏高,市场过于乐观的评价。

在肯定与争议的背后,寒武纪民族之光的故事还能讲多久,这家明星公司的底色到底是什么?



风评两极分化的CTO

高层动荡、CTO梁军的离开,并非毫无征兆,最早于去年12月就有相关传闻。

不过,在1月份另一份人员变动公告中,寒武纪对外强调是:梁军还并未彻底离开公司。

公司拟委派其担任前瞻芯片技术创新中心首席专家职务,继续从事技术创新工作。

最新公告中,则明确了彻底分道扬镳。

离职后,梁军先生将不再担任本公司任何职务。


寒武纪这次正式公告引起行业内大量关注,不仅因为梁军作为CTO是核心技术人员,也因为他是来自华为海思的大牛。据寒武纪的招股书披露:

  • 梁军出生于1976年,曾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学位

  • 2000年至2003年,就职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研究所,任工程师

  • 2003年至2017年,就职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基础业务部、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

    • 历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主任工程师、技术专家、高级技术专家

    • 先后负责网络芯片架构设计、手机SoC芯片设计及团队管理

  • 2017年加入寒武纪,并于2019年出任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

    • 负责AI芯片的总体技术和产品研发、研发团队管理,对产品创新和研发体系搭建发挥了积极作用

    • 寒武纪首颗7nm AI训练芯片思元290也是他任期内推出的


从履历上看,梁军可以说是芯片领域一位综合型人才。目前,能找到资料并不多。从知乎网友只言片语回答来看,梁军在评价上两级分化严重
 
有网友表示,在自己经历过的几个重要技术问题上,是梁军的决断才避免了走弯路。
 
也有人指出,虽然梁军带来了华为的拼命精神,但却没带来华为的物质奖励:「前一阵周六日疯狂加班,但一分钱的加班费都没有。」


对于此次人事变动带来的影响,寒武纪在公告中表示:

梁军先生的离职,会对公司的研发管理工作产生一定影响。

公司已经建立了完备的研发体系,形成了专业的研发队伍,储备了丰富的专利技术,梁军先生的离职不会影响公司的技术创新,不会对公司整体研发实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对于寒武纪来说,梁军的离职只是公司发展现状里的冰山一角。

这家源自中科院、以AI造芯独角兽出圈,快速登陆科创板的AI芯片明星公司,上市之后业务进展差强人意、股价市值相较IPO时相去甚远。

核心技术骨干梁军的离职,不知道是这种寒冬局面的结束,还是开始?

素颜寒武纪:产品竞争愈发激烈

纵观2016年3月成立到2021年11月的五年间里,寒武纪每年至少推出一款智能芯片产品:

  • 按发布时间:

    • 寒武纪1A(2016)

    • 1H(2017)

    • 1M(2018)、思元100(2018)

    • 思元270(2019)、思元220(2019)

    • 思元290(2021)、思元370(2021)

  • 按芯片品类:

    • 智能终端IP(1A、1H、1M)

    • 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思元100、270、290、370)

    • 边缘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思元220)

    • 基于7nm制程的SoC车规芯片,将于2023年实现量产  


成立6年,寒武纪在“设计自己的芯片”这件事上已达成3大产品线、8款智能芯片产品的成就,对比芯片设计行业2-3年的平均开发周期而言,寒武纪可以称得上是“芯片设计路上的狂奔者”。


寒武纪已成为当下国际上少数几家全面系统掌握了通用型智能芯片及其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能提供云边端一体、软硬件协同、训练推理融合、具备统一生态的系列化智能芯片产品和平台化基础系统软件。

  • 专利方面,寒武纪在2022年之前累计申请的专利为2526项,已获授权的专利为573项。此外,寒武纪还拥有软件著作权58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6项

  • 硬件方面则实现了5年推出8款芯片

基于7nm制程工艺,思元370是寒武纪首款采用chiplet(芯粒)技术的AI芯片,集成了390亿个晶体管,最大算力高达256TOPS(INT8)
实事求是的说,寒武纪在一众AI芯片企业中,具有很强的技术功底,然而殊不知,随着研发的高速推进、全方位出击,一些危机也逐渐浮出水面:

根据2022年2月披露的《2021年度业绩快报》,寒武纪在2021年的总收入为7.21亿元,同比增长57.12%。其中,主要来自于云端产品线、 边缘产品线及智能计算集群业务。根据寒武纪发布的《2021年半年度报告》,目前,边缘智能芯片及加速卡已占到寒武纪收入比重的60.74%。但到目前为止,商业化之路还没有走通:

  • 终端市场包括了门禁、闸机这类视频监控设备,比如小米摄像头就使用了寒武纪的人工智能IP。但这个市场竞争激烈,华为海思、安霸和瑞芯微三家芯片企业是主要玩家,这些企业本身都在市场上锤炼多年

  • 云端市场门槛则较高,是数据中心和服务器上那些专门处理人工智能计算的芯片。寒武纪更要直面中外巨头的竞争,比如英伟达、英特尔、赛灵思、华为,个个来头都不小

  • 另外,2018 年、2019 年和 2020 年,寒武纪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合计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 99.95%、95.44%和 82.11%,客户集中度较高


由于“销售网络尚未全面铺开”、“软件生态存在一定差距”等原因,面临着未来市场推广与客户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

外部压力不断,而现在核心技术人员又公开出走,传闻坐实……

科创板AI芯片第一股将向何处去,再次打上了一个问号。


客户底色

其实在上市之前,从公开的招股书就能看出一些端倪。招股书如同一瓶卸妆水,让这家自出生之时就头顶明星光环的独角兽企业,第一次以“素颜”示人在寒武纪招股书披露之前,它的客户到底在哪儿,一直令外界感到疑惑。寒武纪的商业模式十分模糊,说不清公司到底在跟谁做生意


在寒武纪官网“客户与合作伙伴”一栏,阿里、百度、浪潮等知名互联网和服务器厂商赫然在列。但招股书披露后,上述企业并不在公司前五大客户中,寒武纪和他们的业务来往,只在除前五大客户之外的盘子中,而这部分只占公司营收的4.56%。


寒武纪已经推向市场的产品之所以难以吸引客户,主因在于其通用性确实不强。曾有业内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公司的产品多为不同客户定制开发,应用场景十分有限,这导致每次都会产生比较高的开发成本。


这一系列因素的共同结果,就是时至今日,寒武纪过高的客户集中度仍然是一个绕不开的风险点:2017年到2020年,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分别占其营业收入的100%、99.95%、95.44%和82.11%,改善有限,仍然面临失去客户就撑不起业绩的窘境。


寒武纪在To B端便没有寻得新突破。寒武纪给不了互联网巨头、科技企业们选择它的理由。没找到规模化的商业客户,这两年看起来更像是一家To G(面向政府)的技术公司



寒武纪招股书披露,公司2019年主要收入来自政府项目


招股书披露,2019年,寒武纪46.7%的营收来自珠海横琴新区商务局,18.3%来自西安沣东仪享科技有限公司,他们也是寒武纪第一和第二大客户。

  • 横琴项目来源自珠海横琴新区管委会和中科院在2019年4月宣布合作的先进计算中心,也就是说,这个项目是靠寒武纪的股东中科院拿下的单

  • 西安沣东属于西安西咸新区管委会旗下企业。而2019年,寒武纪与沣东新城签订协议,打造寒武纪在西部的研发和销售中心,这更像是寒武纪用自己的西部总部,换来的项目


虽然政府订单帮助寒武纪顺利维稳住了上市前后的两年业绩,且后续回款能在未来持续提供营收数字,但To G本身不算是长期可靠的商业模式。此类订单终究做一单少一单,寒武纪不是国盾量子这样背景特殊、领域特殊的公司,在政府端持续拓展业务的难度也非常大,指望To G生意实现公司的长期增长并不现实。


寒武纪一个尴尬的地方在于,华为之后,其产品买家都不怎么“靠谱”。无论是横琴新区商务局,还是仪享科技服务有限公司,都属于跟AI只能没有直接关系的“体制内”结构,所以无法形成华为麒麟装载寒武纪NPU那样证明自身技术实力和市场占有率的示范效应。也就是说,寒武纪很难以这两个客户为模板,复制出更多成功案例。

变幻多端的技术路线

寒武纪目前在具体技术路线上的选择,表现出了明显的举棋不定,突出一个“这也做,那也做”,“云边端车”样样俱全,这就导致在营收结构上,寒武纪可谓是“岁岁年年人不同”,如果你把相邻的同期财报放一起看,简直不像是一家公司。这种选择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一家明星企业在资本浪潮下的焦虑。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以2020年上半年与2021年上半年为例,寒武纪的“边端芯片”业务暴涨740%,可“云端芯片”业务却大幅萎缩了70%,基础系统软件收入更是直接蒸发,取而代之的是在上个报告期取得研发成果,初步商业化,实现收入2600余万元的训练整机业务。


至于上市的最大功臣处理器IP授权业务,由于失去了核心客户,出现严重萎缩,取而代之的是智能计算集群系统——问题是,寒武纪的这一收入来自政府订单,分别为横琴先进智能计算平台项目、南京智能计算中心。


2021年中报显示,仅中高端云端芯片两个产品,寒武纪至今的累计投入就逼近7.5亿元。可云端业务当期的收入呢?勉强超过8600万。

信息来源:公司公告


这种失衡的投入产出,再次印证了寒武纪的产品定制化、泛用性差的弱点。这种模式需要寒武纪针对不同客户进行重复投入,付出大量研发成本。如此一遍又一遍的“造轮子”,不可能实现规模效应,无法降本增效,是导致公司当下看不到亏损收窄的信号的核心原因之一。在2020年底,寒武纪账面上的货币资金还有近49亿,而到了2021年6月底,只剩下了28亿。


“变形金刚”似的营收结构,对绝大部分行业中的绝大部分公司都不是好事,因为这代表着一家公司甚至还没确定究竟要“做什么生意”。公司方面声称这主要是由于成立时间短,还处于探索期,可说服力不强。

寒武纪在年报内自述经营风险


我们再来看边缘侧。边缘计算正在被视为AI的下一个重要战场,原有在云端、终端都有所积累的厂商,希望通过边缘AI芯片的布局,完善云、边缘、终端生态,打造一体化的计算格局。

  • 华为早在2016年便联合创立边缘计算产业联盟(ECC)

  • 2018年3月阿里云也宣布战略投入边缘计算技术领域

  • 其他一些传统硬件厂商、安防类企业、CDN巨头和移动运营商也纷纷加入

智慧城市的边缘计算框架


与传统的云计算一样,边缘计算竞争的重中之重在于相关芯片,据预测,从2018年到2022年,全球边缘计算相关市场规模将超万亿,年复合增长率将达过30%,与云计算市场规模旗鼓相当。


英特尔高级副总裁兼网络平台事业部总经理SandraRivera表示:目前,各大芯片厂商、通信设备厂商、IP厂商等都已开始布局边缘计算及应用,以求在未来的物联网角逐中占据优势地位。

 

全球范围内有关边缘计算的“军备竞赛”正式打响,谁在潮头卖芯片?

寒武纪,能赶上这一场盛宴吗?


然而如今的“云边端”甚至都满足不了寒武纪,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寒武纪首次展示“云边端车”布局,表示将正式进军智能驾驶领域。


然而研发需要时间,开拓市场也需要时间,已经失去了先发优势的寒武纪到底要怎么追赶,公司是否能把现有的技术积累迁移至车载芯片,距离落地更是遥遥无期,这个行业已经有了太多PPT,不需要再多一个


公司产品“多元化”的背后,恐怕还是竞争力不足的尴尬。要知道,和寒武纪形成直接竞争关系的:

  • 国外有英伟达、AMD、高通、英特尔这样极为强势的巨头,其产品早已得到了非常充分的验证

  • 国内方面华为、BAT、字节等科技企业,也纷纷入局AI芯片

  • 新近兴起的智能车载芯片,也已经挤进了地平线、特斯拉以及Mobileye这样不可小觑的厂家


显然,寒武纪无论是整体规模、资金实力、研发储备、客户关系等方面,均无法与这些更大或更成熟的竞争对手相提并论,产品重合度又非常的高,如何参与市场竞争自然成了问题。


也可能正是出于这样的担忧,寒武纪选择了更加“乙方”的定位:客户需求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什么赛道热,就进什么赛道


这样“逐水而居”的决策,很可能意味着寒武纪将不再执着于钻研某一特定领域,这对一家前沿科技企业来说,不是令人振奋的信号。


首先,这很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就比如公司2020年的云端业务商业化才初见成效,2021年就马上转投边缘端业务,现在又要转型车载芯片,那前期搞研发投入的大笔资金岂不是打了水漂?如果后续要持续投入,以寒武纪的资金储备与团队规模,又如何支撑得了多线作战?


其次,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如何实现技术的积累?不实现积累,如何做出突破?做不出突破,产品的竞争力只能越来越低,这又会回到寒武纪当下的困境,陷入恶性循环。


也许对于寒武纪来说,拿出个清晰的发展规划,而不是继续搞故事连载,才能真正有效的提振日渐流失的市场信心。

写在最后

从行业普遍共识来讲,开拓商业客户仍然是寒武纪未来发展的根本保障,只是这谈何容易。没在互联网等商业市场找到突破口,收入严重依赖个别政府项目,商用化效果有待后期验证,让寒武纪的前景充满了不确定性

下一个华为级别的客户在哪里,这些来自外界的质疑,不是“给汽车造芯”的故事所能解决的。


不管是多么漂亮的科技独角兽,终究要给市场一个交代。寒武纪不是没有机会,但每一次,都可能是最后一次了。寒武纪的发展,正在等待时间的检验,只是留给它的时间不多了。


———————– END———————–



推荐阅读:


小芯片联盟成立,大陆芯片“危”?
寒武纪光芒褪去,人财两失!

中国AI芯片提前进入肉搏期

芯片刚从香港到搬到深圳、东莞,又要连夜搬走
中国存储的千钧一战
Figma封停大疆等账号,国内有替代吗?
中兴咋了?

俄罗斯芯片为什么不怕制裁卡脖子?
被美国科技巨头“群殴”的俄罗斯,“科技自立”得有一个新思路

别光盯着马斯克了,中国的“星链”刚刚上天
中办协发布: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运行情况

“科技制裁”中的俄罗斯,能教会我们什么?
大把AI芯片公司将倒在2023年





是说芯语转载,欢迎关注分享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寒冬里的寒武纪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