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说芯语”已陪伴您700天

全球芯片 “去美化” 与 “去中化”

碰撞

从中芯国际命运与华为分拆荣耀谈起

全球经济利益最大化的 “中美共同体” 在 2020 年正式成为历史名词。

有人为之惋惜,也有人认为这是历史的必然。因为中国崛起的力量让中美双方无可避免地陷入 “修昔底德陷阱” 困境;中美科技供应链也被迫要面对 “去美化” 与 “去中化” 的最新课题。

对科技企业而言,这场科技冷战 “很痛”。从美国对华为的逐步到全面封锁、TikTok 被迫出售,一直到近期中芯国际先被列入 “出口管制关注名单”,后又进入美国防部的 “企业清单”。

不难看出,特朗普寻求连任失败后,近期密集祭出一连串对中政策是意图在明年 1 月 20 日交接给拜登前,使尽全力 “挖坑” 留给拜登来 “善后” 。

业界甚至传出,明年 1 月 10 日在特朗普下台前 10 天,还有临别秋波的 “最后大礼” 要送出。

整体来看,特朗普执政这四年来的各种举措,即使他这次未能连任,也让中美关系在短期内是回不去了。

日前,特朗普在败选后,仍是对于打击中国科技企业不松手,持续把中芯国际列入美国国防部的管制清单中,目前影响范围是美国人士将被限制对中芯国际所发行的有价证券及其相关的衍生品进行交易。

在采购设备和原物料方面,延续之前美国商务部的美国出口管制条例,需要以事前申请出口许可证的方式才能向中芯国际继续供货。

中芯国际联席首席执行官赵海军对问芯Voice 指出,公司业务真的与军方没有关系,做生意也一项规规矩矩,不明白美方为什么一口咬定公司有涉军业务。

中芯国际公开澄清,此事对公司运营没有重大影响,且公司一直坚持合法合规经营,并遵守经营地的相关法律法规,美国国防部的决定反映了对公司业务与技术最终用途的根本误解。

专业人士则是分析,目前中芯国际受到的限制主要是未来扩产需要的机台设备采购方面必须事前申请许可证,但前景依旧不容乐观。

即使美方拿不出证据佐证,没有进一步行动,但也不打算积极主动解决此问题,就会一直拖着,形成中芯国际要跟美国采购什么,都要提出申请,这对中芯很伤。

因为在拜登上台之后,可能会先冷处理对中国的议题,在拜登心中优先需要处理的议题会是新冠疫情、改善与欧洲盟友关系等。

在这样的情况下,绑在华为、中芯国际脖子上的禁令虽然不再近一步施力,暂时没有性命之忧,但可能会继续再被绑着搁置一阵子,也是折磨。

尤其,这样的状况不利于中芯国际要在 7nm 以下的高端制程突破。

另一个焦点是,就在美国防部宣布对中芯国际最新禁令后几天,中芯国际立刻宣布与大基金二期、北京亦庄宣布成立合资公司,主导者是中芯国际占 51% 股份,目标是建立每月 10 万片的 12 寸晶圆产能。

由于美禁令和大投资案时间相近,让人联想是否有任何宣示之意?

其实,该计划基本上是根据中芯国际此前与北京开发区管委会订立的合作框架文件,而现在则是引入新股东大基金二期,算是原本预定的目标,只是很 “巧合” 与禁令的宣布就在前后几天。

半导体业界大佬对问芯 Voice 分析,中芯国际如期宣布北京亦庄的投资案,其实也有安抚客户的隐性作用,表示政府持续大力支持、中芯国际扩产步伐不变等。

未来盖厂房至少也要 10 个月时间,这当中会发生什么变化谁也不知道,先以时间来换去空间,未来再见招拆招。况且,如果因为美国打压就什么事也不敢做,那未来面临的风险可能更大。

● 华为的命运,中芯的际遇

中芯国际的际遇令人怜惜,而华为的命运更让人悲泣。

近期,华为将荣耀品牌独立的举措,也非常值得观察与深思。

华为在 2020 年 11 月 17 日宣布全面出售旗下手机品牌荣耀,交易完成后华为将不再持有荣耀任何股份,而收购方为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由荣耀品牌 30 余家代理商和经销商共同投资设立。

市场解读,这是荣耀供应链发起的一场 “自救行动”。

荣耀是华为在 2013 年成立的手机品牌,主打中低端品牌定位与小米等竞争,亲民的价格更与华为品牌的 Mate 和 P 系列手机有明显区隔,各自攻占不同的消费族群。

由于荣耀都是采用华为的供应链资源,因此在美国的禁令下,荣耀也受到影响。现在荣耀品牌的独立,不但是供应链自救,也可视为是华为的自救行动。

美国在完全执行封锁前,华为针对相关零组件和芯片已经囤了不少库存。然而,眼前状况危急且资源有限下,到底这些库存应该要优先供应给谁?答案非常明显。

让荣耀独立出去,可以让华为目前手上的库存量专心维持华为自有品牌的寿命。再者,也可以为华为换得更多现金,渡过这个不知道何时才是尽头的冬天。也可视为 “弃车保帅”,这是 “战时” 不得不的做法。

再者,荣耀独立后,可以确保荣耀既有的品牌、人才等核心价值受到的冲击最小,这一步确实是值得尝试的方向。

但这样的布局也有隐忧,华为将荣耀分拆后,就能躲着过美国禁令吗?如果可以,那代表华为可以把各个事业体都如法炮制分拆独立?以化整为零的方式延续华为的生命力与战斗力。

如果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禁令,这样的做法可能过不了关,但实际上最后的准则还是美国的态度。意思是,这些做法都需要经过沟通和取得默契。

未来 “新荣耀” 如果要经营海外市场,势必要获得 Google 的 GMS 授权许可,这些也都要美国的认可放行与一定的法律流程审批。

在 “放行” 与 “禁止” 之间,美国应该心中已经有一把尺,反正满手筹码就慢慢打牌而已。

● “去美化” 生产线的诱惑与陷阱

要解决根本性的问题,且确保即使禁令解除后,不会再度被钳制,还是要朝 “去美化” 芯片着手。

然而,华为是否要自建晶圆厂的问题,一直被正、反两方激烈的讨论著。

赞成要自建 12 寸产线者,当然是从 “去美化” 供应链的角度思考。

这次美国 “去中化” 出手之重足以让海思将近 20 年基业都一夕倾覆,确实是血淋淋的教训,就算建一条 “去美化生产线是” 板凳要坐 20 年冷,也应该要熬下去。

反对者则多数是芯片制造本业的人。因为他们深知自己跳下来盖 12 寸厂,不是盖一个壳子而已,真正博大精深的学问是制程、良率、管理、品质把控等环节。

中国芯片制造也有超过 20 年历史,过程如何颠颇前行走至今日,大家都看在眼里。

中国不缺一座 12 寸晶圆厂,要造一条完全没有美国设备与技术的生产线,以前没有人做过,不代表眼前不能有新的开路者。可是,如果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这些芯片制造头部企业都做不到,华为要如何做到?

或许可以解释,因为以前没有急迫性、没有生存压力当然不会使尽全力去做。现在被逼上梁山,硬着头皮干或许可以拼出一道破口来。

另一个问题是,芯片制造要 “去美化”,那总不能还是用美国设备吧!

以现在国内的设备制造能力,做出一条 8 寸生产线或许可以,12 寸生产线是没办法的。别忘了还有大家朗朗上口的 ASML 高端光刻机是无法突破的环节。

由此可知,面对美国彻底的执行 “去中化”,最大受害者华为到底要不要咬牙拼出一条 “去美化” 生产线,在做与不做之间,都是一道超级难题。

● 近20年的海思,难道就此倾覆?

成立于 2004 年的海思半导体,花了超过 10 年的时间挤身全球前十大 IC 设计公司(IC Insights 统计)、亚洲第一大 IC 设计公司,而 2019 到 2020 年美国针对华为的三波禁令,可能让海思这将近 20 年来积沙成塔的努力,面临一夕倾覆的命运。

华为消费事业首席执行官余承东指出,华为的最大败笔就是只做设计,不具备生产能力,这点对于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只做了 IC 设计环节,也是个教训。

海思绝对是中国大陆最经典成功的 IC 设计公司表率,除了有华为终端产品的支持,也大量吸引台湾在 IC 设计领域上的优秀人才,在两岸都建立规模庞大的 IC 研发团队,为整个海思半导体的技术打下非常厚实的基础。

过去 IC 业界熟知,台积电稳坐今日半导体技术霸主之位,是在技术开发上投入巨大资源。内部往往是采取 “Two in a Box” 的方式,由两组研发技术团队互相竞争。

海思内部研发资源够多够强后,也把这套秘诀学去,往往一个新产品内部有 2~3 批人马同时开发,互相竞争以寻求最快速的跳跃式进步。

数年之间,海思在芯片设计能力和产品线广泛度快速提升,手机处理器芯片还给联发科很大压力,甚至连美商高通等都无法忽视海思的实力。

再者,海思会有今天的成就,当然不能忽略与台积电在高阶制程技术上的极紧密合作。

海思跃上台积电高端制程技术的首位客户,是从 16nm 制程开始,这具备非常指标性意义。在此之前,台积电开发出来的新制程技术都是美系赛灵思、高通等 IC 大客户率先采用。

当年的 16/14nm 之役,三星 14nm 制程抢先台积电 16nm 制程量产,在三星的步步逼近下,台积电与三星曾有一番贴身热战。

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更出面喊话:16/14nm 之争不是看谁先量产,是要看最后谁能囊括最大客户和市场份额,才是最大赢家。

果然,初期三星的 14nm 制程因为拿下高通订单而声势惊人。但很快地,台积电凭借良率、稳定量产、客户族群广等优势,获得 16/14nm 制程世代的大多数江山,赢的彻底又漂亮。

那时,海思作为台积电高端制程技术的首家客户,不但在全球芯片界是一鸣惊人,全球科技业更从那时开始见识到海思的研发能量,更可以说是中国 IC 设计累积多年的研发能量首度大喷发。

在 2019 年美国禁令下来前,华为和海思早已疯狂囤货拉货做准备,同时台积电也拼命帮忙赶货。

传出光是 5G 基站芯片这个关键品项,华为就囤了至少 2 年的库存。但长远来看,美国不会对海思放行最关键的 5G 基站芯片,顶多是放行消费类、3G/4G 等不痛不痒的产品。

如此一来,美国政府对华为海思的禁令,可能会就此终止海思前进的步伐。今日,海思依旧矗立着,只是动弹不得。

华为海思研发仍是要继续,但不知道禁令何时松绑,只能退而求其次自制一些成熟产品如显示屏驱动 IC 等,并且重新配置员工以稳定军心、留住好人才、手握大笔现金。人才有如火种,人散了,未来有一天禁令解除要重起炉灶就比较难了。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